年报]包钢股份(600010):包钢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2025-04-21 23:54:03 |   作者: 开云app下载官网首页-计量仪表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总股本45,288,619,348股为基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0,577,238.696元(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代码为 C31)。公司基本的产品为钢铁产品、稀土精矿和萤石精矿,从产品方面看,公司基本的产品分属(一)行业基本情况

  钢铁行业方面,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加速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延续,产能置换与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动,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加快试点应用;需求端受房地产持续调整与制造业升级双重影响,高端板材、特钢产品需求量开始上涨。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

  稀土行业方面,在政策调控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呈现供需动态调整态势。供给端,国内开采指标增速显著放缓,叠加缅甸稀土进口受阻和美国资源供应减少,整体供给刚性增强,同时《稀土管理条例》推动全链条追溯体系落地,强化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但中高端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增速放缓,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为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提供长期增长潜力。

  氟化工行业方面,全球氟化工行业在环保政策、新能源需求和技术升级的驱动下呈现结构性调整。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加速淘汰高 GWP(全球变暖潜值)制冷剂,企业加大对低 GWP替代品(如 HFOs)及含氟聚合物的研发投入,同时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与半导体产业的扩张推动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高端氟材料需求激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氟化工生产国,持续优化产业链布局,但面临欧美供应链本地化及环保成本上升的挑战。行业整体向高的附加价值、低碳化方向转型,技术创新与绿色产能扩张成为竞争核心。

  1月 2日,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提到,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其中,涉及钢铁鼓励类 7项;钢铁限制类 21项;钢铁淘汰类 28项。

  1月 1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实施焦化企业(含半焦生产)超低排放改造。到 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 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 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 8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

  3月 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4月 9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钢铁行业加快对现有高炉、转炉、电炉等全流程开展超低排放改造,争创环保绩效 A级。

  4月 15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逐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到 2028年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要更完善,持证在产的 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

  4月 25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为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助力提升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5月 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及,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到 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 15%,废钢利用量达到 3亿吨。

  6月 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及,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到 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 30%;废钢利用量达到 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 15%。

  6月 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等 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于 2024年 9月 25日实施。

  9月 20日,工信部印发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提出,到 2027年,技术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10月 24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开展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

  11月 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4)国家标准,将于 2025年 6月 1日实施。据悉,该版国家标准通过增加再生钢铁原料的种类、改进混料分类技术方面的要求、完善组批运输规则、明确夹杂物定义与钢铁实物量等指标,优化成分与尺寸规定等要求,修改后的标准技术内容与国际通用的贸易规则更加契合,对优质再生钢铁原料进口起到重要的标准支撑和推动作用。

  12月 1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及,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等低碳工艺和相关技术装备、管理评价等标准研制,鼓励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技术标准预研。重点研制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钢铁、电解铝、水泥、尿素、氢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对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按程序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2月 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推动新兴起的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研发技术和应用,提升稀土、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6月 29日,国务院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稀土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1月 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其中指出,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7月 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 9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指出,重点加强氟、硅、磷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发展超净高纯氢氟酸,特种含氟单体,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等含氟化学品,高品质氟树脂、高性能氟橡胶等含氟新材料。

  公司拥有从采矿、选矿、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系统,整体装备水平较高,主要是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钢铁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上市公司,荣获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内蒙古民族品牌建设标杆企业、内蒙古行业标志性品牌、内蒙古百强品牌等荣誉称号。矿产品主要有稀土精矿、萤石精矿等,大多数都用在稀土冶炼分离行业、氟化工行业;钢铁产品主要有冷热轧卷板、镀锌钢板、中厚板、无缝管、重轨、型钢、建筑用钢材等,大多数都用在基建、铁路、房地产、汽车、家电、风电、机械制造、高压锅炉、石油化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传统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中东、南美、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由两条热轧生产线、两条酸轧生产线及酸洗、连退、镀锌、宽厚板、电工钢退火涂层等生产线组成,基本的产品有热轧钢带、冷轧钢带、酸洗钢带、热镀锌钢带、厚板、电工钢等,大范围的使用在汽车、家电、船舶、建筑、工程机械、石油、矿山机械、机械零件制造等行业。

  包钢股份是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涵盖了大中小口径的钢管,主要使用在于油套管、钻杆、射孔枪管、锅炉管、船用管、管线管、网架结构管、液压支架管、流体输送用管、气瓶管和车轴等领域。

  可生产国标、日标、腹板宽度 150mm~1000mm全规格大中型高性能 H型钢以及 310乙字钢、钢板桩、角钢等异型材,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跨海桥梁、地下管廊、堤坝围海、铁路线杆、铁路车辆大梁用钢等行业领域。

  包钢股份是我国五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现拥有两条国际领先水平的万能轧钢生产线和一条热处理钢轨生产线,可生产钢轨和大型材两大系列,具备欧标、美标、日标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出口至 25个国家及地区,钢轨已成为包钢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张名片。

  包钢长材厂是包钢股份主体生产厂之一,现设立线材、棒材两个作业区,拥有两条高速线材生产线,一条棒材生产线。主要可以生产棒材、线材二大类产品,主要品种有热轧带肋钢筋、高碳硬线、冷镦钢、焊丝焊条钢、抽油杆用圆钢等。

  稀土钢的研发生产有 50多年,历经模铸、连铸工艺,成功开发了无间隙原子钢、含磷强化钢等 7大类、61个品种的“稀土钢”新材料,“稀土钢”品牌位列中国品牌价值 500强。

  公司稀土精矿生产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具备生产 50%、56%、58%高品质稀土精矿的能力。稀土精矿经过冶炼分离技术,将稀土分离为单一或混合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产品。

  萤石生产线%以上,四种品级的萤石精矿,同时配有干燥系统,干燥后的萤石精矿水份≤1%,能满足多种客户需求,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玻璃工业、陶瓷工业、化工工业等。

  包钢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有 6座 JN60-6型焦炉和 4座 JNX3-70-2型焦炉,焦炭产能 580万吨,基本的产品有冶金焦炭、焦炉煤气、粗苯、煤焦油及改质沥青、蒽油、洗油、焦化萘、轻油、酚油、粗酚、硫铵和焦化粗硫磺等 16个产品。

  采购模式:公司设有营销中心,主要原材料、机械设备和备品备件等由营销中心通过招标集中采购,提升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议价能力。

  钢铁产品营销售卖模式:主要是采用直销、分销模式;付款模式主要是先款后货,部分大客户和战略合作客户允许有一定账期。

  生产组织模式:坚持“以炼铁为中心”和“以效定销、以销定产”的一级组产原则,通过合理分配铁水资源,科学编制铸机保产顺序,有效组织新老体系间铁水平衡及运输,实现整体生产稳定顺行。萤石精矿按照订单量排产生产。

  管理层激励模式: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年度及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依照公司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年度个人考核评价得分、任期考核评价得分,决定其年度及任期报酬。

  资金融通模式:融通资金大多数都用在补充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偿还供应商欠款、归还到期债务等。主要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以公开市场直接融资为辅助。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基本的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等因素未出现重大变化。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中国工商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 -华泰柏 瑞沪深 300交易 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 投资基金

  中国工商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 -华夏沪 深300交 易型开放 式指数证 券投资基 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嘉 实沪深 300交易 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 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中,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发起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为包头钢铁(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一致行动关系,需要合并计算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数量及持股比例。

  内蒙古包钢钢 联股份有限公 司 2020年公 开发行公司债 券(第二期)

  内蒙古包钢钢 联股份有限公 司 2021年公 开发行绿色公 司债券(第一 期)

  内蒙古包钢钢 联股份有限公 司 2023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 据(科创票据)

  内蒙古包钢钢 联股份有限公 司 2024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 据(科创票据)

  目前债券余额 5亿元。报告期内,行使调整利率权利,将下调利率至 3.40%,2024年4月1日支付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 有限公司 2021年公开 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 一期)

  目前该债券余额0.25亿元。报告期内,行使调整利率权利,将利率下调 至2.70%,2024年7月27日支付自2023年7月27日至2024年7月26 日期间的利息,兑付本金0.35亿元。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第 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 据)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 有限公司 2024年度第 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 据)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公司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产铁 1421万吨,产钢 1499万吨,生产商品坯材 1412万吨,生产稀土精矿37.73万吨,生产萤石精矿 57.8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 680.89亿元,总利润 0.86亿元,归母净利润 2.65亿元;利税总额 29亿元。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